模拟使用的是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的区域气候模式,它是在美国第二代区域气候模式的基础上,通过对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进行改进形成的[16&17]。本研究中模式物理过程方案的,即对流参数化采用的是BettsMiller方案,非对流性降水是隐式水汽方案,行星边界层参数化是Holtslag方案,辐射过程选用的是CCM3辐射方案,陆面过程采用的是改进的BATS模式,包括6层土壤、3层积雪和一层植被。 在本模拟研究中,模式垂直方向非均匀地分为16层,顶层气压为50hPa。水平分辨率为60km,南北方向格点数为99,东西方向格点数为151,模拟区域中心选在35°N、110°E,模式范围覆盖了包括青藏高原在内的东亚大部分地区。模式侧边界采用指数张驰时变边界,边界缓冲区选为8圈。模式初始值和边界值由NCAR/NCEP 一日4 次再分析资料提供,侧边界数值每12h更新一次。
海温资料来源于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的每周OI.v2海温资料,线性内插到每12h。模式积分时间步长为3min,积分时间分别从1997年11月1日和1998年11月1日至次年2月28日,其中每年11月份的模拟作为模式的初始适应期,12月至次年2月的积分结果用于冬季气候的分析。本文选用NCAR/NCEP月平均和逐日平均的再分析资料作为模拟检验资料,资料水平分辨率为2.5°×2.5°网格,物理量包括海平面气压场、高度场、风场、湿度场和2m温度场等。